前段時間,隨著電視劇《少帥》的熱播,張學良這一頗受爭議的國民美男又被推到人們的日常話題上。今天咱們不聊他的功過是非,咱們來看看傳說中的少帥和汽車的不解之緣。
一提到國產第一臺汽車,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長春汽車廠生產的大解放,這種說法其實有些欠妥,解放汽車是全國解放后國內自主研發(fā)生產,不過在這之前國內其實就已經擁有了自己生產的汽車-民生牌汽車。而這輛車就是張學良投資研發(fā)生產的,是近代國內生產的第一輛汽車。
緣起摩托 愛車至深
張學良可以說是典型的官二代、富二代,在那個大家還在想辦法填飽肚子的年代,這位不愁吃穿的公子哥已經悠閑的開車著車在閑逛了。早期哈雷摩托雖然現(xiàn)在看著有點簡陋,不過在當時這可是個稀罕玩意,這輛摩托可謂是少帥玩車的開端。
摩托車酷是酷。不過畢竟不能遮風擋雨,據(jù)說有次因為開摩托長途行駛,由于疲勞加風寒還讓他住進了醫(yī)院,隨后張學良開始接觸汽車,家藏勞斯萊斯等多部豪車。在西安事變后拘于南京的張學良向老蔣提兩要求:一美女:趙四小姐陪他,二香車:運送他的豪車,可見少帥愛車至深。
喜好玩車 更想造車
玩歸玩,不過這位少帥不僅僅局限在玩的層次上,在當時張學良就已經有了造車的想法,正好當時奉天迫擊炮廠廠長李宜春找到少帥,提出想要研發(fā)汽車的想法,兩人想法不謀而合,開始布局謀求生產國產卡車。
當時汽車制造技術在歐美等地技術也不算成熟,而亞洲汽車工業(yè)也處于萌芽狀態(tài),當時國內環(huán)境,自主研發(fā)生產汽車非常困難。國內汽車保有量不到一萬臺,還都是國外進口,直接做自主品牌有點做夢的感覺。
就是在這樣的條件下,張學良前期撥款4萬元實驗汽車所需材料,后續(xù)又投資70萬元作為啟動資金(當時的1元,按現(xiàn)在人民幣來算應該是200元,70萬元=1.4億)。資金方面是有保證了,可造車不光是有錢就行,后續(xù)張學良找來了美籍技師麥爾斯為總工程師,同時配以海內外高校畢業(yè)的科技人士為技術團隊班底。又外購美國瑞雪牌載貨汽車零部件,擬通過組裝方式生產整車。后來,研制人員廣泛汲取、消化吸收福特、通用、萬國、斯蒂貝克等世界汽車大廠的技術。據(jù)載,工廠職工207人,其中技術和管理人員約30人,后來發(fā)展到300多人。
歷時三載 國車誕生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反復研發(fā),拆解,實驗,其終于掌握了造車技術。歷時三年,在1931年5月31日,中國第一輛自主車下線了,代號75型6缸水冷的載貨汽車誕生了。這款中國第一個自主汽車品牌也有自己的名字:民生,取意自三民主義中的“民生”。
這款車全車666種零件中有464種是自制,202種是進口,國產化率高達70%,完全按照中國道路量身定做。自行設計的緩沖式后軸也有自己的特點,水箱分為四部,即使一部損壞,汽車仍然照常行駛。在當時機械水平極低的中國,達到這個水平實屬不易。
1931年9月12日,民生牌汽車開進了大上海,參加首次在中國舉辦的車展會,被放在展廳中央,與會上展出的福特、別克、奧茲莫比爾、雷諾等品牌汽車日月爭輝。當時的上海市長張群、外文部長王正延、實業(yè)部長孔祥熙都親自到會祝賀。
由于“九一八”事變爆發(fā),少帥聽從老蔣不抵抗的命令,東北被日本占領,相當于拱手將中國第一個汽車廠——遼寧迫擊炮廠送給了日本人。正在制造的民生牌汽車全部落入日軍之手,被改造成豐田31C型卡車。只有在上海的這輛民生汽車免遭浩劫,現(xiàn)在這輛車被珍藏在北京的汽車博物館。
編后語:
對于少帥張學良,人們的評價褒貶不一,有人說他是紈绔子弟、歷史罪人,有人說他是愛國將領、民族英雄。但站在中國汽車發(fā)展史的角度,少帥支持制造了中國第一部國產汽車,可以說是中國汽車界的“開山鼻祖”。試想,如果不是戰(zhàn)火紛飛的年代,國產“民生”汽車應該可以遍布當時的大街小巷。
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