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啟動的上汽紅巖“紅巖村”建設工程繼江蘇宿遷、安徽阜陽兩個“大本營”落成后,2018年1月開年大戲繼續(xù)唱,1月19日,上汽紅巖宣布河南焦作沁陽市王曲鄉(xiāng)成為第三個“紅巖村”,即日起,王曲鄉(xiāng)的“村民們”將享受到來自于上汽紅巖的多項“幫扶政策”。
首先,上汽紅巖為王曲鄉(xiāng)所屬的楊村小學送出了關愛基金,作為第一批啟動資金,這一款項將提供給那些考上大學的卡友子女,隨后,上汽紅巖還將持續(xù)注資,以讓卡友子女都有機會享受到他們步入大學殿堂后的第一筆關愛金。
其次,對于那些家庭貧困的卡友家庭,若是家里有人患了大病,上汽紅巖設有專項的幫扶金,目的是為那些就醫(yī)困難的家庭解決燃眉之急。
第三,俗話說,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除了直接的資金幫扶外,上汽紅巖還鼓勵卡友自己創(chuàng)業(yè),滿足條件的卡友可得到創(chuàng)業(yè)基金,有的還能得到貨源支持,而購車環(huán)節(jié),上汽紅巖也給出了多項優(yōu)惠,如贈送首保等,購車卡友還可享受上汽紅巖服務站的無條件外出服務,總之,上汽紅巖用種種誠意舉措降低卡友的創(chuàng)業(yè)風險。
上汽紅巖的這一舉措在社會上引發(fā)強烈反響,在12月9日首個紅巖村——江蘇宿遷沭陽縣吳集鎮(zhèn)紅巖學校的授牌儀式上,紅巖學校的校長就感慨萬千地說:“紅巖和紅巖學校,本是不相干的關系,是紅巖村把兩者聯(lián)系到了一起,我們有著共同的信仰——紅巖精神,那就是愛國、團結、奮斗、奉獻,把孩子們教育好是紅巖學校的責任,把廣大卡友扶持好是紅巖的責任,這一責任重于泰山!”
12月15日第二個“紅巖村”安徽阜陽阜南縣袁郢村更是深切感受到了上汽紅巖對社會責任心的履行。上汽紅巖將讓這個村里出車在外的卡友感受到一場暖心行動,春節(jié)將至,上汽紅巖將包大巴車接卡友回家,消息一公布,參與人數就突破100人,此時報名的卡友心里必是倍感溫暖,而這只是上汽紅巖向社會獻愛心的一個小小舉措而已。
今后,上汽紅巖還要繼續(xù)開展留守兒童關愛、卡嫂關愛、紅巖村領頭人專項關懷等活動,在目前三個紅巖村的基礎上,還將把該工程在四川自貢、山東東營等地陸續(xù)落地。以讓更多卡友及家庭得到關愛。
上汽紅巖正是因為“善舉不斷”和老重卡品牌的文化積淀而有著非常好的口碑。在沁陽地區(qū),有不少用戶都是從上世紀80年代就是紅巖車的用戶,也不乏30年來一直使用紅巖車的“骨灰級粉絲”。
用戶史生偉在1986年購入1輛紅巖斯太爾,那時候為了買這一輛車,他在重慶紅巖廠住了一個月,從那時候開始拉煤,30多年時間,他已經有了30多輛紅巖車,從山西晉城往浙江蕭山拉煤,紅巖車改變了他的生活,他也對紅巖品牌越來越喜愛,他說:“從山西跑一趟浙江,每次都能比同行多賺1000多元,一個月跑五六趟,多收入五六千元,紅巖車質量好、省油、底盤最扎實,杰卡已成為我最好的致富伙伴。”
另一個有20多輛杰卡的用戶楊先鋒也是靠拉煤發(fā)了家,他認為杰卡最大的優(yōu)勢是輕、安全、發(fā)動機好,這也是紅巖重卡在沁陽越來越多的主要原因。還有一用戶白紅軍也買了兩輛杰卡跑運輸,一輛車一年能給他帶來近20萬元的利潤,如今,紅巖村來到了這里,更堅定了他選擇紅巖的決心,這樣一家有如此強社會責任心的企業(yè)也讓他對紅巖在沁陽的前景表示看好。
紅巖村授牌儀式現場,10名學習成績優(yōu)異的小學生拿到了漂亮的書包,今年夏天,他們還有機會前往重慶參加上汽紅巖組織的夏令營活動,對于他們來說,紅巖村的各類政策將伴隨著他們一直到考上大學,甚至在大學畢業(yè)后,也將優(yōu)先進入上汽紅巖參加工作,去建設紅巖,建設紅巖村,心懷紅巖精神繼續(xù)把這個品牌的社會責任心履行下去。
上汽紅巖,因遍地開花的紅巖村而美!上汽紅巖,因大愛無疆的社會責任心而美!在接下來的時間里,在美麗鄉(xiāng)村的建設過程中,上汽紅巖,也必將成為那個“最可愛的品牌”!
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