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卡車從技術層面看,可分為日式(豐田系列、日產系列、五十鈴系列、馬自達系列等)和美式(通用系列、福特系列等);從產品檔次來看,可分為高、中、低三檔;從結構設計看,可分為標準雙排皮卡、軸距及貨廂加長的雙排大皮卡、單排皮卡、一排半皮卡,中雙排皮卡、以載貨為主的大單排和小單排皮卡和廂式皮卡(即多功能越野車、經濟型SUV)等。


皮卡車的優(yōu)勢在于:首先,它具有家用車和商用車的雙重特性,可客貨兩用;其次,它構造多樣化(雙門或四門、長貨廂或短貨廂、兩驅或四驅、汽油或柴油發(fā)動機),可滿足用戶更廣泛的需求;再者,相比于轎車,皮卡在承載性和通過性方面,優(yōu)勢突出,而相比于輕卡和微卡,皮卡又有安全性和駕乘舒適性好的優(yōu)點。

在我國,可作為小型工具車的皮卡車,深受大多數企事業(yè)單位、個體經營者青睞。這種車型較其他工具運輸車而言,省油、皮實、耐用、靈活、輕便,是掙錢和創(chuàng)造財富的利器。國內皮卡用戶在選購新車時,往往更加注重車輛性能和售價,對于配置要求不會太高。

在去年下半年,筆者在南京、西寧、鄭州、合肥、清遠等城市做了有關皮卡車市場的調研。在西寧汽車一條街長城汽車4S店,筆者恰巧碰上兩位藏族客戶要買單排皮卡車,但銷售員卻遺憾地告之對方,店里不賣單排皮卡,推薦他們到二手車市場去看看。

幾日后,筆者到南京大明路汽車一條街中的幾家皮卡經銷店轉了轉。在那些店里,只有雙排皮卡,沒有1輛單排皮卡和一排半皮卡。隨后,筆者到二手車市場閑逛了一番,倒是發(fā)現(xiàn)了3輛單排皮卡,但其中1輛已經接近報廢,另外2輛也都是五、六年前的老款式產品了。而全國汽車市場研究會每年統(tǒng)計的皮卡車產銷量,也全部都是雙排皮卡數據,單排皮卡和一排半皮卡都不是統(tǒng)計對象。

當筆者向3家國產皮卡品牌經銷商詢問起沒有單排皮卡和一排半皮卡出售的緣由時,得到的答復異口同聲:生產廠家不發(fā)貨,也沒貨。這3家經銷商見筆者對單排皮卡感興趣,紛紛表示,雖然買單排皮卡的客戶較少,但不是沒有。“一個月中,偶爾會有五、六個人來咨詢或提出要買車”。
“若單排皮卡車或一排半皮卡有貨,是否好賣?”對于筆者再次發(fā)問,3家經銷商的回答同樣如出一轍:“單排皮卡比雙排皮卡還能拉貨,而且比貨車、卡車舒適性高,應當是有一定市場的。不過廠家都不生產,沒的賣了……”

日前,當筆者在2015(第五屆)皮卡沙龍研討會和QQ、微信交流平臺上,與國產主流皮卡企業(yè)的高管們聊起單排皮卡的話題時,他們給出了不生產單排皮卡和一排半皮卡的理由:一是市場容量小、二是賺錢少。不過,這些企業(yè)人員也都承認單排皮卡和一排半皮卡會有一定的市場銷量,但由于沒做過此方面的調研工作,對市場到底有多大也不清楚。“既使有一些銷量,我們也不太可能斥巨資來開模具生產單排皮卡和一排半皮卡,況且現(xiàn)在國內皮卡市場不景氣,肯在單排皮卡和一排半皮卡車型砸錢的企業(yè)鳳毛麟角。”某國產皮卡企業(yè)的管理人士表示。
至此,筆者發(fā)現(xiàn),目前在國內,是有用戶需要單排皮卡或一排半皮卡的,經銷商和車企也都承認這兩種皮卡車型在國內會有一定市場。但即便如此,還是沒有一家車企批量生產單排皮卡和一排半皮卡在國內銷售。筆者認為,既然市場有需求,只要有一家車企肯生產和銷售市場所需、所缺車型,就能做到“人沒我有”,從而牢牢把握住市場商機。令人不解的是,甚至沒有一家國產皮卡企業(yè)愿意進行市場調研,連準備做雙排皮卡以外車型的意愿都沒有!



筆者認為,單排皮卡或一排半皮卡具有以下優(yōu)勢:1、開發(fā)經費(主要是指模具費用)比雙排皮卡要低很多。由于減少了兩個對開門和相關工藝技術,因此,費用方面至少要便宜2萬-3萬元;2、增加了皮卡貨箱的容量;3、更便于底盤改裝。如改裝成皮卡房車、廂式貨車或用于農業(yè)、特種行業(yè)的專用車;4、寬闊的貨箱空間便于車改裝電動、燃氣和混合動力;5、利于出口。在中東、北非等戰(zhàn)亂國家,常用皮卡裝備重型武器,單排皮卡和一排半皮卡大有市場;6、便于城鄉(xiāng)之間的電商物流業(yè);7、使國內皮卡用戶有更大的選擇空間;8、若售價合理,能搶占微型卡車1/5的市場份額(約10萬輛以上)。

綜上所述,筆者建議各大皮卡主機車企重拾已經拋棄多年的單排皮卡和一排半皮卡,重新進行市場調研,對消費者購車行為進行再研究。在當下國內皮卡市場低迷,銷量嚴重下滑的形勢下,推出一款接地氣、符合市場需求的車型,比花大價錢上市一款“高、大、上、豪”的高端皮卡車型要實際、實惠、實用、實在得多!